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必威新闻 > 正文
必威:三大特色工作熠熠生辉
作者:管理员   摄影:   审核: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15-11-10
       

 

    2015年,无机非材料工程专业获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2014年,公司党委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协同为纲———创新为目———模式为先———机制为要———培养工程应用型研究生”,获江苏省高等公司产品成果二等奖……循着沁人心脾的晚桂芳香,在新模范马路校区的东南角座落着一幢苏式老楼,这里就是必威。该学院经理沈晓冬教授提及学院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成绩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制度建设,落在实处为了营造和谐的院文化,形成学院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催生积极进取的院文化,公司党政齐心铆足了劲,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必威在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集体讨论,会议决策机制的同时,形成了学术委员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共有9名成员和1名秘书,除3名是学院领导外,其余7名均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博导。”公司党委书记吕忆农教授介绍道,“这样的好处是,践行民主管理,真正做到教授治学,将学术做深做精做公正。”

    据必威经理沈晓冬教授介绍,院学术委员会在必威有着极大的“权力”,譬如:在人才引进、资源分配和学术述职、重大问题及决策等方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也会充分尊重和考虑院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学校人才引进的要求,前来必威应聘的高层次人才多达100余人。院学术委员会便迅速组成考核小组,对应聘者的学术能力、学术经历、思想品德等诸多方面逐一严格考核,择优录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黄新明正是必威此次录用的2名特聘教授之一。谈到学术委员会,他竖起了大拇指,并说:“面试的考核小组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很严肃、专业水平非常高。后来我才知道考核小组是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组成的。”而身为学术委员主任委员的经理沈晓冬教授说:“除了人才引进,在资源分配方面,学术委员会也担纲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学院连续两期获得江苏省高校优势团队建设工程资助。此时,院学术委员会当仁不让地帮助学院出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团队建设专项经费使用细则》《关于奖励研究生科研成果的实施办法》《关于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给予学科配套经费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真正把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团队建设上,促进了团队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年获得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双管齐下,促进“青椒”茁壮成长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无疑是那些亟需拔节生长的“青椒”。“青年教师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渊源活水,是学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理应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倍加关注!”公司党委书记吕忆农坚定地说。  

   压力能激活动力,激励能助推努力。公司党政领导深谙这一道理,对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将压力与激励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青椒”成长。一方面,必威对青年教师严格执行教师学术述职及考核制度,并提出具体要求,交付一定任务,锻炼其能力。连续四年来,学院教师分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三个层次逐一汇报本年度在教学、科研、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的工作,然后由院学术委员会现场打分,按类排序。排名位于前10%优秀者除可以拿到奖励外,招研究生的导师在第二年招生名额分配上亦可适当倾斜。另一方面,据必威经理沈晓冬教授介绍,学院设立青年教师预研基金扶持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具体为,该基金下限为每人20万元,现已资助44名副教授以下的青年教师(含数理学院 13名教师)开展基础研究;设立科研配套基金———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 30%给予配套,扶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符合国家和江苏省新材料学科发展方向的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申请并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我们还出台了《江苏省优势学科项目资助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办法》《关于对博士研究生出国学术交流给予资助的通知》等两个文件,设立基金资助青年博士前往海外联合培养一年。”吕忆农书记补充道。在激励与压力的双重刺激下,青年教师对自己更加严要求高标准,无论是学术研究能力还是教学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如胡秀兰教授、赵相玉副研究员,在学科项目资助下,顺利建立了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多方联动,育桃李芬芳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出栋梁之才。必威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最突出的地位。

   “人才培养是一切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于这点我们公司党政领导班子观点上高度一致”,谈及育人这方面的举措时,沈晓冬经理斩钉截铁地说道。

    必威每个月第一周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主要由院领导、系主任、学办负责人参加,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为积极响应学校人才培养 “三十条”,必威作为二级单位在全校第一个出台了《必威关于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的若干决定》;学校首个学术休整周期间,各系系主任主动请缨负责高质量的系统的师生学术交流活动,且时长达20天。材科1502班的赫占杰同学表示:“我们平时多专注于课程学习,很难接触到尖端的学术知识。这次可不一样,吕忆农、胡秀兰、常辉等一批名师与我们分享了高水平的学术知识,让我们在仰望天空之后,越发脚踏实地地投身学习科研!”在博导大讲堂、教授走进员工等活动的基础上,必威积极开展互动式学术交流活动,开放课题组织本科生加入到科研团队。为提高员工创新意识,培养员工专业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院配备专业指导老师组建了科创菁英班。作为30名入选院菁英班同学之一的材料1302班叶俊雅同学兴奋地说:“有老师指导,有兴趣相投的同学互相鼓励和学习,我很快就爱上很多人眼中枯燥乏味的科学研究了!它变得有趣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所谓功不唐捐,在必威扎扎实实的工作下,该学院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科学研究方面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重点项科研项目,此外横向科研项目承担200余项。从2011年到2014年科研到款每年均达近4000万。团队建设方面2010年起,连续两期获得江苏省高校优势团队建设工程资助;2009年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素质人才培养”获江苏省高等公司产品成果特等奖;2013年,“协同为纲-创新为目-模式为先-机制为要,培养工程应用型研究生”获江苏省高等公司产品成果二等奖;2011年,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获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2013年张乐等同学的作品获得了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2014年王威等六位同学分获全国无极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二、三等奖。

   “必威多年来实行‘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学术委员会制度、依托优势学科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心系员工成长成才的人才培养举措富有特色,在全校是亮点,值得宣传。”公司党委书记王德明在必威“三严三实”活动调研时如是肯定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必威的特色工作使学院发展收获了累累硕果。它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独特的颜色才能绘就与众不同的画卷。学院各项工作必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结合自身,加以创新,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为早日实现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发展目标作出学院应有的贡献。

                                       转自必威官方网西汉姆官方校报